TensorFlow之神经网络(一)

基本使用

使用 TensorFlow, 你必须明白 TensorFlow:
●使用图 (graph) 来表示计算任务.
●在被称之为 会话$(Session)$ 的上下文 (context) 中执行图.
●使用 tensor 表示数据.
●通过 变量 $(Variable)$ 维护状态.
●使用 feed 和 fetch 可以为任意的操作 (arbitrary operation) 赋值或者从其中获取数据.

综述

TensorFlow 是一个编程系统, 使用图来表示计算任务. 图中的节点被称之为 op (operation 的缩写). 一个 op 获得 0 个或多个 $Tensor$, 执行计算, 产生 0 个或多个 $Tensor$. 每个 Tensor 是一个类型化的多维数组. 例如, 你可以将一小组图像集表示为一个四维浮点数数组, 这四个维度分别是 $[batch, height, width, channels]$.

一个 TensorFlow 图描述了计算的过程. 为了进行计算, 图必须在 $会话$ 里被启动. $会话$ 将图的 op 分发到诸如 CPU 或 GPU 之类的 $设备$ 上, 同时提供执行 op 的方法. 这些方法执行后, 将产生的 tensor 返回. 在 Python 语言中, 返回的 tensor 是 $numpy ndarray$ 对象; 在 C 和 C++ 语言中, 返回的 tensor 是 $tensorflow::Tensor$ 实例.

计算图

TensorFlow 程序通常被组织成一个构建阶段和一个执行阶段. 在构建阶段, op 的执行步骤 被描述成一个图. 在执行阶段, 使用会话执行执行图中的 op.

例如, 通常在构建阶段创建一个图来表示和训练神经网络, 然后在执行阶段反复执行图中的训练 op.

TensorFlow 支持 C, C++, Python 编程语言. 目前, TensorFlow 的 Python 库更加易用, 它提供了大量的辅助函数来简化构建图的工作, 这些函数尚未被 C 和 C++ 库支持.

三种语言的会话库 (session libraries) 是一致的.

构建图

构建图的第一步, 是创建源 op (source op). 源 op 不需要任何输入, 例如 $常量 (Constant)$. 源 op 的输出被传递给其它 op 做运算.

Python 库中, op 构造器的返回值代表被构造出的 op 的输出, 这些返回值可以传递给其它 op 构造器作为输入.

TensorFlow Python 库有一个默认图 (default graph), op 构造器可以为其增加节点. 这个默认图对 许多程序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创建一个常量 op, 产生一个 1x2 矩阵. 这个 op 被作为一个节点
# 加到默认图中.
#
# 构造器的返回值代表该常量 op 的返回值.
matrix1 = tf.constant([[3., 3.]])
# 创建另外一个常量 op, 产生一个 2x1 矩阵.
matrix2 = tf.constant([[2.],[2.]])
# 创建一个矩阵乘法 matmul op , 把 'matrix1' 和 'matrix2' 作为输入.
# 返回值 'product' 代表矩阵乘法的结果.
product = tf.matmul(matrix1, matrix2)

默认图现在有三个节点, 两个 constant() op, 和一个matmul() op. 为了真正进行矩阵相乘运算, 并得到矩阵乘法的 结果, 你必须在会话里启动这个图.

在一个会话中启动图

构造阶段完成后, 才能启动图. 启动图的第一步是创建一个 $Session$ 对象, 如果无任何创建参数, 会话构造器将启动默认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启动默认图.
sess = tf.Session()
# 调用 sess 的 'run()' 方法来执行矩阵乘法 op, 传入 'product' 作为该方法的参数.
# 上面提到, 'product' 代表了矩阵乘法 op 的输出, 传入它是向方法表明, 我们希望取回
# 矩阵乘法 op 的输出.
#
# 整个执行过程是自动化的, 会话负责传递 op 所需的全部输入. op 通常是并发执行的.
#
# 函数调用 'run(product)' 触发了图中三个 op (两个常量 op 和一个矩阵乘法 op) 的执行.
#
# 返回值 'result' 是一个 numpy `ndarray` 对象.
result = sess.run(product)
print result
# ==> [[ 12.]]
# 任务完成, 关闭会话.
sess.close()

$Session$ 对象在使用完后需要关闭以释放资源. 除了显式调用 close 外, 也可以使用 “with” 代码块 来自动完成关闭动作.

1
2
3
with tf.Session() as sess:
result = sess.run([product])
print result

在实现上, TensorFlow 将图形定义转换成分布式执行的操作, 以充分利用可用的计算资源(如 CPU 或 GPU). 一般你不需要显式指定使用 CPU 还是 GPU, TensorFlow 能自动检测. 如果检测到 GPU, TensorFlow 会尽可能地利用找到的第一个 GPU 来执行操作.

如果机器上有超过一个可用的 GPU, 除第一个外的其它 GPU 默认是不参与计算的. 为了让 TensorFlow 使用这些 GPU, 你必须将 op 明确指派给它们执行. $with…Device$ 语句用来指派特定的 CPU 或 GPU 执行操作:

1
2
3
4
5
6
with tf.Session() as sess:
with tf.device("/gpu:1"):
matrix1 = tf.constant([[3., 3.]])
matrix2 = tf.constant([[2.],[2.]])
product = tf.matmul(matrix1, matrix2)
...

设备用字符串进行标识. 目前支持的设备包括:
●”/cpu:0”: 机器的 CPU.
●”/gpu:0”: 机器的第一个 GPU, 如果有的话.
●”/gpu:1”: 机器的第二个 GPU, 以此类推.

交互式使用

文档中的 Python 示例使用一个会话 $Session$ 来 启动图, 并调用 $Session.run()$ 方法执行操作.

为了便于使用诸如 $IPython$ 之类的 Python 交互环境, 可以使用 $InteractiveSession$ 代替 $Session$ 类, 使用 $Tensor.eval()$ 和 $Operation.run()$ 方法代替 $Session.run()$. 这样可以避免使用一个变量来持有会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进入一个交互式 TensorFlow 会话.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sess = tf.InteractiveSession()
x = tf.Variable([1.0, 2.0])
a = tf.constant([3.0, 3.0])
# 使用初始化器 initializer op 的 run() 方法初始化 'x'
x.initializer.run()
# 增加一个减法 sub op, 从 'x' 减去 'a'. 运行减法 op, 输出结果
sub = tf.sub(x, a)
print sub.eval()
# ==> [-2. -1.]

Tensor

TensorFlow 程序使用 tensor 数据结构来代表所有的数据, 计算图中, 操作间传递的数据都是 tensor. 你可以把 TensorFlow tensor 看作是一个 n 维的数组或列表. 一个 tensor 包含一个静态类型 rank, 和 一个 shape.
张量有多种. 零阶张量为 纯量或标量 (scalar) 也就是一个数值. 比如 [1]
●一阶张量为 向量 (vector), 比如 一维的 [1, 2, 3]
●二阶张量为 矩阵 (matrix), 比如 二维的 [[1, 2, 3],[4, 5, 6],[7, 8, 9]]
●以此类推, 还有 三阶 三维的 …

Variable

Variables for more details. 变量维护图执行过程中的状态信息.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变量实现一个简单的计数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创建一个变量, 初始化为标量 0.
state = tf.Variable(0, name="counter")
# 创建一个 op, 其作用是使 state 增加 1
one = tf.constant(1)
new_value = tf.add(state, one)
update = tf.assign(state, new_value)
# 启动图后, 变量必须先经过`初始化` (init) op 初始化,
# 首先必须增加一个`初始化` op 到图中.
init_op = 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 启动图, 运行 op
with tf.Session() as sess:
# 运行 'init' op
sess.run(init_op)
# 打印 'state' 的初始值
print sess.run(state)
# 运行 op, 更新 'state', 并打印 'state'
for _ in range(3):
sess.run(update)
print sess.run(state)
# 输出:
# 0
# 1
# 2
# 3

代码中 $assign()$ 操作是图所描绘的表达式的一部分, 正如 $add()$ 操作一样. 所以在调用 $run()$ 执行表达式之前, 它并不会真正执行赋值操作.

通常会将一个统计模型中的参数表示为一组变量. 例如, 你可以将一个神经网络的权重作为某个变量存储在一个 tensor 中. 在训练过程中, 通过重复运行训练图, 更新这个 tensor.

Placeholder

Tensorflow 中的 $placeholder$ , $placeholder$ 是 Tensorflow 中的占位符,暂时储存变量.

Tensorflow 如果想要从外部传入data, 那就需要用到 $tf.placeholder()$, 然后以这种形式传输数据 $sess.run(*, feed_dict={input: })$.

1
2
3
4
5
6
7
8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在 Tensorflow 中需要定义 placeholder 的 type ,一般为 float32 形式
input1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input2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 mul = multiply 是将input1和input2 做乘法运算,并输出为 output
ouput = tf.multiply(input1, input2)

Fetch

为了取回操作的输出内容, 可以在使用 $Session$ 对象的 $run()$ 调用 执行图时, 传入一些 tensor, 这些 tensor 会帮助你取回结果. 在之前的例子里, 我们只取回了单个节点 $state$, 但是你也可以取回多个 tenso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input1 = tf.constant(3.0)
input2 = tf.constant(2.0)
input3 = tf.constant(5.0)
intermed = tf.add(input2, input3)
mul = tf.mul(input1, intermed)
with tf.Session() as sess:
result = sess.run([mul, intermed])
print result
# 输出:
# [array([ 21.], dtype=float32), array([ 7.], dtype=float32)]

需要获取的多个 tensor 值,在 op 的一次运行中一起获得(而不是逐个去获取 tensor).

接下来, 传值的工作交给了 $sess.run()$ , 需要传入的值放在了 $feed_dict={}$ 并一一对应每一个 $input$. $placeholder$ 与 $feed_dict={}$ 是绑定在一起出现的。

1
2
3
with tf.Session() as sess:
print(sess.run(ouput, feed_dict={input1: [7.], input2: [2.]}))
# [ 14.]

Feed

上述示例在计算图中引入了 tensor, 以常量或变量的形式存储. TensorFlow 还提供了 feed 机制, 该机制 可以临时替代图中的任意操作中的 tensor 可以对图中任何操作提交补丁, 直接插入一个 tensor.

feed 使用一个 tensor 值临时替换一个操作的输出结果. 你可以提供 feed 数据作为 $run()$ 调用的参数. feed 只在调用它的方法内有效, 方法结束, feed 就会消失. 最常见的用例是将某些特殊的操作指定为 “feed” 操作, 标记的方法是使用 tf.placeholder() 为这些操作创建占位符.

1
2
3
4
5
6
7
8
9
input1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input2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output = tf.mul(input1, input2)
with tf.Session() as sess:
print sess.run([output], feed_dict={input1:[7.], input2:[2.]})
# 输出:
# [array([ 14.], dtype=float32)]

for a larger-scale example of feeds. 如果没有正确提供 feed, $placeholder()$ 操作将会产生错误.

例子

简单的阐述了 tensorflow 当中如何用代码来运行搭建的结构.

1
2
3
4
5
6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 create data
x_data = np.random.rand(100).astype(np.float32)
y_data = x_data*0.1 + 0.3

接着, 我们用 $tf.Variable$ 来创建描述 $y$ 的参数. 我们可以把 y_data = x_data0.1 + 0.3 想象成 y=Weights x + biases, 然后神经网络也就是学着把 Weights 变成 0.1, biases 变成 0.3.

1
2
3
4
Weights = tf.Variable(tf.random_uniform([1], -1.0, 1.0))
biases = tf.Variable(tf.zeros([1]))
y = Weights*x_data + biases

接着就是计算 y 和 y_data 的误差:

1
loss = tf.reduce_mean(tf.square(y-y_data))

反向传递误差的工作就教给$optimizer$了, 我们使用的误差传递方法是梯度下降法: $Gradient Descent$ 让后我们使用 $optimizer$ 来进行参数的更新.

1
2
optimiz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0.5)
train = optimizer.minimize(loss)

到目前为止, 我们只是建立了神经网络的结构, 还没有使用这个结构. 在使用这个结构之前, 必须先初始化所有之前定义的$Variable$, 所以这一步是很重要的.

1
2
# init = 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 tf 马上就要废弃这种写法
init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 替换成这样就好

接着,我们再创建会话 $Session$. 我们会在下一节中详细讲解 $Session$. 我们用 $Session$ 来执行 $init$ 初始化步骤. 并且, 用 $Session$ 来 $run$ 每一次 training 的数据. 逐步提升神经网络的预测准确性.

1
2
3
4
5
6
7
sess = tf.Session()
sess.run(init) # Very important
for step in range(201):
sess.run(train)
if step % 20 == 0:
print(step, sess.run(Weights), sess.run(biases))

完整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 create data
x_data = np.random.rand(100).astype(np.float32)
y_data = x_data*0.1 + 0.3
### create tensorflow structure start ###
Weights = tf.Variable(tf.random_uniform([1], -1.0, 1.0))
biases = tf.Variable(tf.zeros([1]))
y = Weights*x_data + biases
loss = tf.reduce_mean(tf.square(y-y_data))
optimiz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0.5)
train = optimizer.minimize(loss)
init = 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 create tensorflow structure end ###
sess = tf.Session()
# 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no long valid from
# 2017-03-02 if using tensorflow >= 0.12
if int((tf.__version__).split('.')[1]) < 12 and int((tf.__version__).split('.')[0]) < 1:
init = 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else:
init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sess.run(init)
for step in range(201):
sess.run(train)
if step % 20 == 0:
print(step, sess.run(Weights), sess.run(biases))
#Outputs:
0 [ 0.79606164] [-0.11589886]
20 [ 0.27680936] [ 0.20445168]
40 [ 0.14386448] [ 0.27629551]
60 [ 0.11088227] [ 0.29411921]
80 [ 0.10269976] [ 0.29854104]
100 [ 0.10066979] [ 0.29963806]
120 [ 0.10016618] [ 0.29991022]
140 [ 0.10004124] [ 0.29997772]
160 [ 0.10001024] [ 0.29999447]
180 [ 0.10000254] [ 0.29999864]
200 [ 0.10000063] [ 0.29999968]

激活函数

激励函数运行时激活神经网络中某一部分神经元,将激活信息向后传入下一层的神经系统。激励函数的实质是非线性方程。 Tensorflow 的神经网络 里面处理较为复杂的问题时都会需要运用激励函数 $activation function$.

img

这里的 AF 就是指的激励函数. 激励函数拿出自己最擅长的”掰弯利器”, 套在了原函数上 用力一扭, 原来的 Wx 结果就被扭弯了.

其实这个 AF, 掰弯利器, 也不是什么触不可及的东西. 它其实就是另外一个非线性函数. 比如说relu, sigmoid, tanh. 将这些掰弯利器嵌套在原有的结果之上, 强行把原有的线性结果给扭曲了. 使得输出结果 y 也有了非线性的特征. 举个例子, 比如我使用了 relu 这个掰弯利器, 如果此时 Wx 的结果是1, y 还将是1, 不过 Wx 为-1的时候, y 不再是-1, 而会是0.

你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激励函数来处理自己的问题, 不过要确保的是这些激励函数必须是可以微分的, 因为在 backpropagation 误差反向传递的时候, 只有这些可微分的激励函数才能把误差传递回去.

想要恰当使用这些激励函数, 还是有窍门的. 比如当你的神经网络层只有两三层, 不是很多的时候, 对于隐藏层, 使用任意的激励函数, 随便掰弯是可以的, 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 不过, 当你使用特别多层的神经网络, 在掰弯的时候, 玩玩不得随意选择利器. 因为这会涉及到梯度爆炸, 梯度消失的问题.

最后我们说说, 在具体的例子中, 默认首选的激励函数是哪些. 在少量层结构中, 我们可以尝试很多种不同的激励函数. 在卷积神经网络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的卷积层中, 推荐的激励函数是 relu. 在循环神经网络中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推荐的是 tanh 或者是 relu.

如果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谢谢支持!
0%